注塑件是在塑料模具內成形和冷卻固化的,由于每種樹脂要求的成形溫度和玻璃化溫度不同,所以,塑料模具必須有溫度調節系統,才能適合每種樹脂的成形,高效地進行生產。
溫度調節(塑料模具的溫度調節指的是對塑料模具進行冷卻或加熱)既關系到塑件的質量(注塑件的尺寸精度、注塑件的力學性能和塑料件的表面質量),又關系到生產效率。因此,必須根據要求使模具溫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,以得到高品質的塑料件和高的生產效率。
一般的注塑件都需要在200℃左右的溫度由注塑機的噴嘴注射到注塑模具內,熔體在60℃左右的模具內固化、脫模,其熱量除少數輻射、對流到大氣環境以外,大部分是由模具內通入的冷卻水帶走;而有些塑料的成形工藝要求塑料模具的穩定較高80℃-120℃時,塑料模具不能僅靠塑料熔體加熱,需對塑料模具設計加熱系統。
由此可見,大多數塑料模具需要設置冷卻系統,適用于成形粘度低、流動性好的塑料,如聚乙烯、聚丙烯、聚苯乙烯、ABS等,一般要求塑料模具穩定較低(一般不低于80℃);
而對與黏度高、流動性差的塑料(如聚碳酸酯、聚砜、聚苯醚等),為了提高充型性能,或塑料模具較大,散熱面積廣等情況,其塑料模具不僅需要設置冷卻系統,還需要設置加熱系統,以便在注塑之前對模具進行加熱。
有的塑料成形,需要模具設置冷卻系統和加熱系統。當模具的溫度達到塑料的成形工藝要求時,即可關閉加熱系統,如果在注射一段時間后,模具的溫度高于塑料的成形工藝要求時,就要打開模具的冷卻系統,使模具的溫度在要求的溫度下恒溫。
對于小型薄壁塑件,且成形工藝要求模溫不太高時,可以不設置冷卻裝置而靠自然冷卻。
設置溫度調節裝置后,有時會給注塑生產帶來一些問題。例如,采用冷水調節模溫時,大氣中水分易凝聚在注塑模具型腔的表壁,影響塑料件表面質量,而采用加熱措施后,模內一些間隙配合的零件可能由于膨脹而使間隙減小或消失,從而造成卡死或無法工作,這些問題在設計時應予以注意。